Taken from: 星洲日報/快樂星期天‧文:林悅‧2009.05.17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烈日當空,我喘著氣走在上山的小徑上,汗流浹背。那陡峭的泥路,阻礙著我前進的速度,有時候還迫使我不得不手腳並用爬上高處。老遠跑來這裡,為的是甚麼呢?你聽了一定笑——就為了看茅草!
對啊,就為了看漫山遍野的茅草!
我身邊有朋友是“花癡”,為了尋花、賞花,不惜舟車勞頓,非找到看花的目的地不可。“花癡”每一次吐出“漫山遍野的花啊”這句話時,總是充滿感動,並陶醉在自己的浪漫遐想中。
“漫山遍野”,仿佛有巨大的渲染力,叫人一聽,就浮想翩翩。想想,整座山頭被某種植物和色彩覆蓋,能不撼人嗎?
老早就聽說武來岸有座茅草山(正確名稱是武來岸山,但別名茅草山更富盛名),山頭長滿了隨風搖曳的茅草,蔚為奇觀。我不是“花癡”,我願意為看茅草而走一趟。
入口在油棕園
出發那一天,天氣好得不得了。雲朵分明,天空湛藍,連影子都被照射得分外清晰。
我從吉隆坡開車,取蕉賴/加影大道走,然後轉進士毛月方向,跟著Broga的指示牌,大約1小時,就到了武來岸。
這是一個很小的鎮,位於森美蘭和雪蘭莪之間。先是找了一家熟食檔,叫了一碗咖喱面,再加一杯煎堆飲料。大熱天,充滿碎冰的煎堆,真是好味,喝個見底還意猶未盡。
向幹活的年輕美眉打聽茅草山在哪裡,她指出方向,原來必須回頭走出大街,直到看見一家兔莊就可停車了。而茅草山的進口,就在兔莊對面的油棕園。
跟著她的指示,我輕易找到了兔莊,也發現對面的油棕園,以及清晰的路徑。
沿著泥路深入油棕園,陰沉的環境讓人感覺一絲不安,但短短的一段路之後,就走到了油棕園的盡頭,看見了岔路。我選擇了往高處去的那條,那是正確的。擺脫陰沉的油棕園,我處在了陽光暴曬下的環境,偶爾有樹陰,卻蚊子特多。那段期間武來岸染上基孔肯雅症的人共有4人,而我被無處不在的蚊子叮咬,還真是有點冒險。
路徑一直很明顯,雖然有的地段還蠻陡峭,但基本上不難走,充其量是行山,不是爬山。
在還未抵達山頂之前,綠茵的樹木和植物,以及嬌艷的花朵隨路可見,但等到茅草開始出現之後,就再也沒有樹木可遮蔭了。大片的山頭,頂著大藍天,開闊無比,而綠樹則慢慢退到腳下,必須以俯視的角度觀望了。
春風吹又生
茅草開始多了起來,在路徑兩旁,在山崖邊,最後是一大片地出現。這種根系不易根除的植物,生長力特強,一但蔓延開來,就瘋長似地攻占土地,它那頂部的白色的穗狀花,像棉花般,彎彎的,輕盈如雲,風一吹,一同順著一個方向擺去,搖曳出詩意。
密集相連的茅草,白茫茫成海,那是溫柔的花海,更像是一副渲染了白紙的水彩畫。茅草沒有鮮艷的色彩,它一身素淡,簡樸平實,一如它的身份,是草芥,不是瑰寶,更多時候,它只會惹人厭,就因為它生長的速度,實在太快了。
“斬草不除根,春風吹又生。”正好是茅草的比喻。
從山上往下看,油棕園平靜地徜徉在陽光下,山坡一層接一層,可看見游人慢慢從樹陰走了出來,穿梭在茅草之間,緩慢登高。他們帶著相機、水和歡樂,趁週末的到來一同去郊游,不起眼的茅草,就因為游人的口耳相傳,美名傳播出去,像我這樣慕名而來的游人,其實不算少。茅草,如此平凡的植物,因此有了不同的價值。美景,其實還真不一定要多壯闊或璀璨,只要懂得品味,我們周邊的好山好水,也有獨特的氣質與個性。
絡繹不絕的游人
前來茅草山的人,一是大清早就登高看日出,一是前來看日落的。我是午後才來的,當準備要下山的時候,正是太陽斜射,照射出一片金黃光芒的時刻。
那真是美麗的時刻,山坡、樹林、茅草,全都浸淫在亮錚錚的金光中,乍看之下,茅草變成了稻穗,垂著頭,一道美麗的弧線附上了邊緣光,如此細,如此亮眼。
一面下山,一面忍不住回頭望,那漫山遍野的茅草,逐漸隱退,我再次走進了綠茵的叢林,向地面貼近。而這個時候,還有人陸續的前來,與我持相反的方向而去。我與樂融融有說有笑的家庭成員擦肩而過,做爸爸的那個手裡抱著孩子,他還叫孩子跟我說“哈羅,姐姐”;還有其他上山的人,是一幫朋友,他們搬了食物和帳篷,準備在山上過夜。
茅草山,原來這麼受歡迎。
那天,我帶著發燙的身體離開茅草山,一回到家,迫不及待地處理之前拍攝的照片,在黑夜中,一盞暈黃燈光照明之下,我再次看見連片的茅草,發出柔光,如此淡雅,如此樸實,卻瘋狂地霸佔了整個山頭,既蠻橫,又美麗。
如何前往:
朝士毛月(Semenyih)去,進入市區之後(Jalan Semenyih),留意Broga(武來岸)指示牌,在Petronas油站前的紅綠燈轉入Broga。一段路之後,會看見Nottingham大學出現在左手邊。再往前走3公里,東亞兔莊出現在右手邊,對面是油棕園,那即是茅草山的入口。
認識白矛(茅草):
學名:Imperata cylindrica(L.)Beauv.
科名:禾本科(Poaceae)
俗名:茅草、絲茅、茅柴、地筋。
莖:地下莖發達,長而多節,地上部莖直立,簇生。
葉:葉片狹長,呈線狀,葉緣粗糙。
花:總狀花序聚集成緊縮的圓錐花序。
果:披針形的穎果,1有白色絹毛。
鑑定特徵:草本,發達的黃白色地下莖及白色穗狀花序。
分布:低海拔至平地的向陽開闊地、海濱、田埂等
用途:藥用、建築材料。
星洲日報/快樂星期天‧文:林悅‧2009.05.17